觐亲、 觐会、 觐对、 觐岁、 觐岳、 觐接、 觐省、 觐礼、 觐见、 觐谒、 觐飨
享觐、 入觐、 参觐、 大朝觐、 宁觐、 展觐、 归觐、 拜觐、 朝觐、 来觐、 王觐、 省觐、 瞻觐、 私觐、 秋觐、 肆觐、 谒觐、 迎觐
觐拼音 jìn 觐部首 见 觐笔画 15 注音 ㄐㄧㄣˋ 繁体字 覲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横竖折横横横竖横竖折撇折 觐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觐五笔86:AKGQ 觐五笔98:AKGQ 五行:木 UniCode:U+89D0 四角号码:47112 仓颉:TMBHU GBK编码:EAEE 规范汉字:5868 觐的解释● 觐
(覲)
jìn ㄐㄧㄣˋ
◎ 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:觐见。朝觐。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觐
覲 jìn
〈词性:动〉
(1) (形声。从见,堇( qín)声。本义: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帝王)
(2) 朝见 [go to court;present oneself before(a monarch)]
(3) 诸侯秋季朝见天子或朝拜圣地
诸侯秋朝曰觐。劳王事。——《说文》
觐,见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秋见曰觐。——《周礼·大宗伯》
天子当依而立,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韩侯秋见天子曰觐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
秋觐以比邦国之功。——《周礼》
(4) 泛指诸侯朝见天子
扶病觐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(5) 又如:觐见三宫(指朝见太皇太后、太后及皇帝);觐饷(觐见与饷宴);觐岁(岁时朝觐);觐岳(朝拜祭祀山岳);觐礼(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的仪式)
(6) 进见,访谒 [meet with]
宣子私觐于子产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
(7) 又如:觐接(谒见身分地位较高者以接近之);觐省(探望双亲);觐会(会见)
[①][jìn]
[《廣韻》渠遴切,去震,羣。]
“觐1”的繁体字。
(1)诸侯秋季朝见天子。
(2)泛称朝见帝王。
(3)会见;拜见。
(4)显现。
(5)祭祀。
(6)通“僅”。
音韵参考
[平水韵]:去声十二震
[粤 语]:gan2gan6
[闽南语]:kin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